中国热科院生物所在香蕉后基因组时代品质性状调控与育种方面发表综述文章
作者:苗红霞 来源:科技处日期: 2025-04-24 点击:

   近日,中国热科院生物所香(大)蕉研究中心研究团队综述了在转基因、基因编辑和分子育种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香蕉后基因组时代品质性状调控与育种研究趋势和前景进行展望。

香蕉是世界重要果粮兼用作物,为20亿人口碳水化合物来源。栽培香蕉主要起源于二倍体野生蕉Musa acuminata (A 基因组)和Musa balbisiana (B 基因组),通过种内和种间杂交及体细胞变异产生的相应后代。在香蕉A (Nature, 2012)、B (Nature Plants, 2019)、S (Musa schizocarpa) (Nature Plants, 2018)和T (Musa textilis) (Plant Communication, 2024)全基因组公布之后,4个多倍体基因组 (TT, TTT, AAA, AAB)目前已经完成 (BMC Biology, 2022; Plant Communication, 2024; Nature Genetics, 2024),为产量、成熟、品质、抗性等重要性状解析和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大数据平台。

本文综述了香蕉A、B、S、T基因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归纳总结了在香蕉细胞质遗传、花和果实发育、单性结实、淀粉品质形成与采后成熟调控、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领域标志性结果。 

该文章以“Shaping the future of bananas: advancing genetic trait regulation and breeding in the postgenomics era”为题。中国热科院生物所苗红霞研究员、张建斌副研究员、郑云柯助理研究员、贾彩红副研究员、胡玉林副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刘菊华研究员、谢江辉研究员、Mathieu Rouard教授和王尉研究员为通讯作者。金志强研究员、周永锋研究员和郑泗军研究员给予重要指导,团队其他老师参与完成该工作。该项工作由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和法国蒙彼利埃Bioversity International等单位协作完成。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等项目支持。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hr/uhaf044


Baidu
map